梅毒螺旋体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对胎儿及新生儿造成深远的影响。梅毒及先天性梅毒仍是值得当今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 。
1 病原学特性
梅毒是由梅毒密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梅毒密螺旋体又称苍白密螺旋体,1905年由德国学者Schauclinn和Hoffman首先发现,1906年assermann、Neiseen及Bruck等用补体结合试验等方法进一步证实了其存在。
上海九龙男子医院客服介绍说,梅毒密螺旋体呈螺旋状,细长卷曲,长6~20μm,宽0.1~0.2μm,有8~14个致密而规则的螺旋,两端尖细,运动活跃,以蜿蜒前进;沿纵轴旋转或前后伸缩的方式活动。电镜下梅毒密螺旋体外层为外膜,内层为胞质膜,两者之间为鞭毛样结构。梅毒密螺旋体为革兰染色阴性菌,普通染色不易着色,Fontana镀银染色,可染成棕褐色。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螺旋体沿长轴旋转,屈曲运动。梅毒密螺旋体在体外不易生存,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需接种到家兔的睾丸和眼前房及仓鼠的肾细胞进行培养。
梅毒密螺旋体的致病性物质有以下3种:①荚膜样物质,可阻止大分子物质(如抗体)的穿透,也有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梅毒密螺旋体繁殖和生存的必需物质。②粘多糖酶,梅毒密螺旋体借其吸附于细胞表面的受体,使其与毛细血管内壁紧密吸附。③透明质酸酶,具有分解组织、促进梅毒密螺旋体扩散,导致组织坏死和溃疡形成的作用。
2 先天性梅毒的流行病学
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随女性梅毒发病率的波动而波动,与女性梅毒的感染率呈平行关系。第2次大战后,由于和平环境及青霉素的广泛应用,各国的早期梅毒迅速减少,先天性梅毒的发病也大为减少;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美国疾病控制(CDC)对先天性梅毒的传播标准重新进行了修订以及吸毒等不良行为因素的影响,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又大幅度上升;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及前苏联其他由于社会、经济发生巨变,梅毒及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也大为升高,在莫斯科孕期梅毒的发生率1990年为0.02%,1998年是1990年的50多倍,为1.10% 在我国,近十几年来随着内外交往增多和受西方观念的影响,梅毒又重新抬头,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总的来说,先天性梅毒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发病率很低,在发展中及贫穷落后发病率仍然很高。
不仅、时代不同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不一,同一的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也不同。在美国活产婴儿中,1997年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为27.8/10万,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用的防治措施,1999年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降为14.5/10万;2000年,美国活产婴儿中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为13.4/10万,其中南部的发病率高为18.8/10万,西中部发病率低为9.1/10万,美籍黑人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高达49.3/10万,美籍西班牙人发病率为22.6/10万,美籍亚太人发病率为5.9/10万。在得克萨斯,研究者发现感染HIV的母亲所生婴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50倍。